美妆的发展战略(美妆行业发展)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9月26日电(记者胡洁菲)实行原料分类管理、不断加码科研投入、构建特色化产业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美妆市场迈入高速增长阶段,中国本土美妆品牌的发展重心也从前端的营销转向“后厨”的研发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9月26日电(记者胡洁菲)实行原料分类管理、不断加码科研投入、构建特色化产业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美妆市场迈入高速增长阶段,中国本土美妆品牌的发展重心也从前端的营销转向“后厨”的研发,力图培养与国际一线品牌同台竞争的发展优势。

一直以来,受产业基础、品牌积淀等影响,中国本土美妆品牌与国际一线大牌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信息咨询机构欧睿的数据,在我国,欧美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端市场中,排名前三的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4%、14.4%和8.8%;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12.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占比为8.9%的欧莱雅。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金坚认为,中国本土品牌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可用原料上。据金坚统计,目前欧盟可用原料22620种(植物来源约1/3),而我国可用原料只有8900多种(约1/4植物原料)。

在“成分党”崛起、国风盛行等新消费趋势下,各界正积极推动原料审批制度改革、加码科研投入,本土美妆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推动审批制度改革,突破原料短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说,中国美妆行业在原料上遭遇一定程度的“卡脖子”,主要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有关。不过,随着今年初《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新条例”)正式实施,国家明确实行原料分类管理制度,即对高风险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原料实行备案管理,未来相关差距将逐渐缩小。

在近日举行的2021(第十四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项蕾红说,“新条例”堪称于化妆品行业的“放管服”改革,尤其是对新原料实行3年的监测期(期间,只有申请者可以使用这种新原料)将大大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

据了解,“新条例”实施以来,已有4个化妆品新原料成功备案,且均来自国内企业,这意味着国产化妆品原料产业进入自主创新新阶段。

——加码科研投入,打破只重营销的刻板印象。“截至今年8月,国有面部护肤品牌的产品介绍中,使用到‘专利’一词的达到30%,说明国产品牌‘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善。”英敏特美容与个人护理资深分析师杜蕾认为,“成分党”的崛起加快了企业投入研发的速度。

上海家化董事长潘秋生也表示,近年来,除了继续做强私域流量运营,上海家化同时加大了研发投入。据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家化研发费用为7916万元,同比增长了14.3%。

今年6月,上海家化还与国际知名化工企业巴斯夫建立了长期创新合作关系,以加快公司在新功效活性物和新剂型、传统中草药现代化、皮肤功效机理研究及可视化和数字智能化设备等多领域的转型和变革。

事实上,与国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已经成为国内美妆品牌行业的“新常态”。今年年初,珀莱雅与法国国家海藻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实验室,深度整合全球海洋资源;韩束则依托母公司上美集团的研发优势与日本实验室进行产品核心成分研发。

——拉长“长板”,打造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所谓的国潮不应该只是包装和外表上的中国风,事实上,中国本土的中草药文化和一些古法汉方本身就极具智慧。”太和生技集团创始人郭襄颖介绍,目前多数化妆品都是以西方精细化工体系为基础,而太和生技希望参与打造完全以天然原料为主轴的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

“美妆企业首先是科创型企业,而不是生产加工企业,如何在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事情。”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飞说,中国特色植物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目前东方美谷正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合作,探讨将中国特色植物资源萃取与西方活性细胞工艺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产业集群。

“总体而言,中国美妆行业发展历史较短,产品、原料、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确实与外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信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本土美妆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期。”陈少军说。

来源: 新华社

重营销更重研发 本土美妆品牌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就分享到这里,想看更多美妆品牌理念、美妆行业发展、美妆品牌的营销策略就小乖乖(www.xiaoguaiguai.com)。

本内容由用户:美妆牛分享,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guaiguai.com/n/9581/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